行业需要怎样的5G网络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1-10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2021年GSMA发布的《5G毫米波经济性分析》报告显示,通过对5G毫米波发展成本增益和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分析,表明5G毫米波在高密度城市部署和固定无线接入场景里,与中频C波段结合将为运营商带来明显的成本优化和增益。
行业需要怎样的5G网络
【概要描述】2021年GSMA发布的《5G毫米波经济性分析》报告显示,通过对5G毫米波发展成本增益和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分析,表明5G毫米波在高密度城市部署和固定无线接入场景里,与中频C波段结合将为运营商带来明显的成本优化和增益。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1-10
- 访问量:0
2021年GSMA发布的《5G毫米波经济性分析》报告显示,通过对5G毫米波发展成本增益和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分析,表明5G毫米波在高密度城市部署和固定无线接入场景里,与中频C波段结合将为运营商带来明显的成本优化和增益。
根据中国电信首席专家、电信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美国贝尔实验室院士毕奇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共有5G垂直行业应用4500多个,50%以上应用于工业,20%应用在政府服务,交通、医疗行业各占10%,其余则分别落地于教育、金融等领域。
“现在要做好垂直行业应用,两方面的挑战必须重视起来:一是如何解决垂直行业的碎片化问题,使得无线通信产业链在垂直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二是怎样更好地降低5G终端和模组的价格。”毕奇表示,未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在3.5GHz TDD和2.0GHz FDD网络基础之上,继续部署5G毫米波网络,以满足各个行业的需求。
创造收入和节约成本仍然是检验物联网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合规性在疫情过后变得同样重要(图片来源:GSMA)
中国联通科技创新部总经理马红兵则提出了毫米波将帮助运营商在组网时“多一条腿,也多一条路”的观点。他表示,毫米波在精准定位方面相比其他波段有着更大的优势,可以做到厘米级甚至更高精度的定位,这使得毫米波在VR等应用的前景被广泛看好。
但他也提醒产业界说,5G属于组合技术,尽管具备大带宽、低时延、高速率、高可靠等特性,但仍需要边缘云或者UPF下沉才能满足网络需求。这意味着,5G面临的不仅是基站和带宽的改善,还需要在网络架构上进行调整配合,才能真正起到支持千行百业的作用。
同时,工信部《“扬帆”行动计划》的推出,也表明5G和行业应用现在正从“破冰”阶段驶向“深蓝”,难度很大,运营商自身对于行业的理解还不足够深入,5G网络和各垂直行业之间必须要形成紧密的联合体,才有可能继续迈向深水区。
当然,与毕奇观点相同,马红兵也指出,要想进行规模化推广,尽快将毫米波的成本降下来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所长丁海煜表示,中国移动目前已建成5G基站70万个,并从2020年开始,面向矿山、港口、医疗、工厂等18个重点行业推出了“优享、专享、尊享”的行业专网产品体系。不过,在他看来,网络性能不够成熟、成本不够低、网业协同不够深、端到端标准化不够快,是5G行业应用最亟待解决的四大挑战,而毫米波恰恰在高可靠、高性能、低延时等方面有着出色的性能提升,可以加速行业高质量发展。
“5G应用到汽车行业需要注意三大问题:成本、技术成熟度、5G网络的规模部署。运营商是否能够提供稳定、高效、安全的5G网络,决定了汽车行业与5G的深度融合程度。”北汽福田汽车IT基础设施部/信息安全部高级经理张志强结合汽车行业特点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医疗行业代表,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卢清君指出,“5G+医疗”对网络的需求在高通量低时延的基础上,更强调确定性和安全性,也可以说是对5G综合属性(确定性、移动性、安全性、实时性、快捷性、专属性)等的多元需求。其中也包括对MEC、AI能力的迫切需求,MEC对医疗AI的支撑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但目前AI系统成熟度不足,MEC资源也未下沉到医疗机构,应用于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医疗是最复杂的行业之一,我们此前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就如何建立医疗专网进行过深度探讨,也做了大量的方案,但没有一套方案是让我们满意的。”卢清君说,他们曾做过一个粗略统计,出于安全、性能、费用等多重因素考虑,目前全国230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中开通5G的不超过800家,占比还不到三百分之一。即便开通使用的,也只是一些局部的小场景应用,在医患两用都没有开通的背景下,很难看到一些刚性的、不可替代的需求。
“很多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医院连5G是什么都还不太清楚,很多医生也没有5G手机,这就给工作协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他强调说,医疗行业的特点就是不能出错,相比技术的“先进性”,医院更青睐“成熟的”网络体系。因此,在不久前刚刚结项的医疗专项研究中,通过与运营商、电信设备商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会展、远程诊断、移动查房等12大类比较成熟的应用被纳入其中。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远程操控手术”一项被排除在外。卢清君解释说,尽管此前有几家医院实现了5G时延仅仅5毫秒的结果,数字很漂亮,但这是在花费巨大代价做出重度保障之后产生的结果,成本不具备可复制性;其次,它真正带来的256毫秒时延全部来自于终端,这是医生无法接受的,因为他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无法实施操控;第三,成本依旧居高不下,很难深入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是5G应用从‘一到N’的突破,而之所以选择12大类应用场景,核心原因就在于这些属于能够快速推广的应用,未来在大规模使用时会很快产生规模化效应。“卢清君说。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